原本打算用一週就寫的,結果拖到兩週才寫。因為 10.12.1 有些問題,10.12.2 有另外一些問題 Orz。
總之,今年 Apple 發布了自 2012 年以來 MacBook Pro Retina 的第一次大改版,因為我本人使用的是 MacBook Pro 15' 2013 late 頂規,剛好到最近滿保固三年,一時衝動之下,就買了這次的 MacBook Pro Retina 15' 2016 版本。
從過往的心得文系列都知道,我在這系列不太會對外觀這種大家只要有空去看展示機就可以了解的東西做太多著墨,而會著重在這陣子實際使用上遇到的問題以及感想來做評論。因此圖片也不會放太多,想看外觀分享的可以去看其他人的開箱文聞香聞香。
以下的分享評測結果,大部分都是基於兩台同規格的 MacBook Pro Retina 的心得測試。意思是說,如果我有提到使用上遇到某個問題或 bug,我會先確認另外一台是否也有遇到一樣的情況,避免是我的個案,這樣會比較公正一些。
購買選擇
首先,今年在購買選擇上,我一樣從 15 吋下手,而多了的 Touch Bar 則是一定要買的。在規格方面,由於 15 吋低階高階只差在預設的 CPU 以及顯示卡不同,其他項目都一樣,因此我選擇了「低階」的版本,然後客製化選擇 512 GB SSD,以及把顯示卡換到最高階 Radeon Pro 460。(台灣這樣售價是 92940)顏色方面,則當然要選一看就知道是新版的太空灰版本啦!
入手心得 & 螢幕畫面
因為發表會之後不是馬上就可以買到,加上我又考慮了一天,錯過了第一批出貨的版本,所以經過將近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直到這個月初終於入手了。
太空灰的版本給人一種沈穩的感覺,拿到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跟舊的機器比厚度、比大小。跟以往的 MacBook Pro 15 吋比起來,新版的明顯的小了一輪,重量也是有感的減少。這是我將近 7 年來第一次要使用更輕的電腦(我之前用 MacBook Pro 13 吋,重量跟我後來的 MacBook Pro 15 吋 2013 late 差不多),勉強可以放入我的 13 吋筆電包。在厚度方面,由於 MacBook Pro 2016 是前後厚度完全一致的,導致跟 MacBook Air 13' 比起來,反而比 MacBook Air 最厚的地方還要薄。
開機之後更是驚艷,這次的螢幕採用了 DCI-P3 廣色域螢幕,雖然皮樂我不是很懂什麼是 DCI-P3 廣色域啦,但是一看到桌面的當下,確實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區別,顏色更漂亮更細膩,跟當初從非 retina 跳到 retina 類似,有種用了就回不去的感覺,當然實際上沒有誇張到真的回不去,只是看到這樣的螢幕會深深覺得 Apple 除了在這今年把 Retina 電腦螢幕在產品線中普及化之外,還能把這樣的螢幕再進一步提升,真的不簡單。
而在解析度方面,實際上的解析度仍然是 2880 x 1800 (1440 x 900 @2x),然而顯示上會是 1680 x 1050 ,也就是說這台機器的實際解析度沒變,但是顯示出來的解析度變高了,所以如果不習慣的話,可以去設定裡面調回原本的解析度來使用,對於看小字會吃力的使用者來說,會比較舒服。
鍵盤
再來我們先講鍵盤的部分好了,鍵盤這次使用的是二代蝴蝶腳鍵盤,我由於沒有使用過 MacBook,所以不知道一代蝴蝶腳鍵盤用起來怎樣。然而當我第一次用到二代蝴蝶腳鍵盤的時候,第一個感想就是鍵程太短啦!跟之前的 MacBook Pro Retina 比起來,新版的鍵程可能只有一半不到,而我平常使用有會搭配外接螢幕,以及青軸鍵盤來使用,所以可以想像那個鍵程的差距有多大。
不過經過兩個禮拜的使用之後,目前已經不會覺得有鍵程太短的問題了,在輸入上完全不會對速度造成影響,唯一的問題就是輸入的力道還是無法抓的很精準,會用以往的力道按壓鍵盤,所以打字聲音反而更吵 XD。
Force Touch
由於我之前沒有用過 Force Touch 的筆電,所以這對我來說是第一次用有 Force Touch 的 MacBook Pro。然而 Force Touch 的存在感有夠低,如同我之前評論 6s、Apple Watch 的 Force Touch 以及 3D Touch 的問題一樣,你不會知道在這個地方 Force Touch 有沒有用,你也不會知道 Force Touch 按下去會是什麼動作,也就是說,使用者要建立使用 Force Touch 的心智模型 (Mental Model)會比較費工夫,除了常常使用熟悉之外,就是硬去記起來,不然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使用者很難去知道在什麼情況下,Force Touch 將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問題在今年推出的 Touch Bar 上,我認為算是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只要軟體設計得當,在使用 Touch Bar 的時候,由於有視覺上的提示,使用者將會可以知道在什麼情況按下按鈕會發生什麼事。不過 Touch Bar 的部分我們晚點再說。
電量 & 充電器
這一代的 MacBook Pro Retina,不知道是系統還沒優化好還是怎樣,確實耗電很多,以往的 MacBook Pro,待機一整天可能還是 100% 電力,但是這一代的可以發現如果帶出去一整天,並且完全不使用,只是純粹待機,回來電力可能只剩下 90% 出頭。而 Apple 又以鴕鳥心態的方式,在 10.12.2 把剩餘時間的功能拔掉,雖然對我來說是不影響啦(我都看百分比的),但從這裡可以了解,電力問題不是少數人的個案,而是一個普遍的問題。這或許可以解釋了為什麼 Apple 不把 32GB RAM 的選項放在這一代的 MacBook Pro Retina 中,原本我認為即使使用 32GB RAM ,也只是多耗電一些而已,對我們平常把 MacBook Pro 當成桌機的重度使用者來說不成問題,但是後來發現原來維持 16GB RAM 就比以往耗電了,要是改成 32GB 那還得了,所以說電量算是這一代的一個硬傷。
講到電量不得不提到充電器,這一代的充電器讓我吐槽到不行。首先由於所有的連接孔都換成了 USB-C,所以 MagSafe 沒了。套一句國外部落客說的:「擁有最新科技的傳輸孔又如何?這又不能阻止我兩歲的女兒踢到線!」我個人被 MagSafe 拯救了至少超過 5 次以上,現在沒有了 MagSafe,加上 MacBook Pro 全部用鋁來打造,要是掉到地上真的後果不堪設想...
另外一個吐槽的點是,這次附送的插頭跟線是分開的!所以說當你要充電的時候,你要把線拿出來,然後插上插頭,插頭插上插座,而線的另外一邊去接 MacBook Pro Retina,用完之後,把線從 MacBook Pro Retina 拔掉,然後把線從插頭拔掉,把插頭從插座拔掉,再把線捲起來...看起來不覺得很麻煩嗎?!而插頭本身就是另外一個吐槽點:沒有收納線的那兩個 L 形塑膠片了,也就是說如果你要收好充電線,請另外準備一個束線帶,不能把線直接捲在插頭上。而充電線本身也變得更硬,更難捲,這條充電線,除了可以提供 USB-C 傳輸(而且還是 USB 2.0 速度),除此之外我完全不知道有什麼好處,才差個兩瓦(以往的 MacBook Pro Retina 15' 是 85W)的供電能力,就把線做得這麼難捲那麼粗,又不能捲在插頭上,更不用說沒有 MagSafe,可以說真的越做越倒退。
當然,用 USB-C 充電有個好處就是以後你可以用其他支援 USB-C 充電的外接設備,邊使用邊充電,例如 UltraFine 4K、5K 系列的螢幕,然而我個人認為,這樣並沒有利大於弊,我還是寧願選擇平常出門有 MagSafe,然後當要使用外接螢幕時,再外接一條傳輸線的傳統方案。
更多有關電源的測試可以看這篇狂文:吃飽太閒拿著燒掉 20 萬的可能作測試 –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充電傳輸孔實測 (利益揭露:一台機器由我提供測試)
SSD
SSD 很快,實際速度超過 2000 MB/s 了,因為軟體限制所以測不出極速。但是無感。2000 MB/s 用起來沒有比舊的 750 MB/s 快多少,反而不知道因為什麼鬼原因,MacBook Pro 2016 重開機速度比 2013 late 還要慢,每次我重開機都以為不小心按到關機,或著系統死掉了。所以說 SSD 大概在 750~1000 MB/s 以上對於日常使用其實就沒什麼實際上的影響了,除非傳輸大檔,不然在正常使用下算是綽綽有餘了。
Thunderbolt 3 & USB C
接下來講痛處了,這次的大改版當中,把 Thunderbolt 2 (Mini DisplayPort)、USB Type-A、SD 卡槽通通拔掉,換成 Thunderbolt 3 & USB-C 共用接孔。為了迎接這次大改版,我早就買了一堆轉接頭預備。
我可以理解由於 MacBook Pro 越做越薄,所以拔掉太厚的 USB Type-A 是情有可原的,改用 USB-C 的 Thunderbolt 3... 沒關係反正一般人不太用 Thunderbolt 裝置,只有專業人士會用,買個 3 to 2 的轉接頭就好了,一個也不貴。但是拔掉 SD 卡槽???相信很多使用 MacBook Pro 的使用者都會用到 SD 卡,包括專業攝影師等等,而 SD 卡本身又不厚,讀卡機相信做起來也可以維持在 MacBook Pro 的厚度範圍內,而這下沒有讀卡機可好啦,拍個照片要透過外接讀卡機,然後再轉 USB-C,再接到電腦上,聽起來就很蠢。當然你可以買一個背後是 Micro B 的讀卡機,然後去買 Micro B 轉 Type C 的連接線,就不用再轉接一次就是了。
而 USB-C 本身的規格與相容性又是一場大混戰。
從上圖可以看到,我為了擁有最高相容性,轉接頭都全部買 Apple 原廠的,但是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一些問題。舉例來說,USB-C Digital AV 多埠轉接器根本就有問題,一堆人抱怨不能轉接到 HDMI 螢幕使用。又例如 Thunderbolt 3 (USB-C) 對 Thunderbolt 2 下面很明顯提到不適用在 Mini DisplayPort,實驗也是如此,我不能用這條線轉接 Mini DisplayPort 再轉給 VGA 螢幕使用,既然官網提到了那很 OK,如果使用者搞錯可以怪使用者。但是你會知道其實這條線只是用 USB-C 的頭,實際上不支援 USB 嗎?如果你拿一個 USB-C 的裝置,接上這條線,然後用 Thunderbolt 2 接到舊電腦上,會完全讀不到東西。既然不能用純 USB-C,那幹嘛寫 USB-C,乖乖寫 Thunderbolt 3 不就好了嗎?
原本我是很看好 USB-C 的,畢竟擁有可以反插,省空間,支援影像傳輸,還有 Thunderbolt 3 可以向下支援...等優點,但實際使用之後發現,有關 USB-C 的問題我可以寫一大篇寫不完,抱怨項目可以列到快 10 個,這些問題就等到之後新的文章一起把它講完,敬請期待。
Touch Bar
最後終於來到大家最關注的 Touch Bar 了,快速講心得就是:現在支援的軟體還不夠多,應用也不到真的戳到痛點。
舉例來說好了,在我輸入這篇文章的時候,Touch Bar 會出現預測詞,但是在我手都放在鍵盤,眼睛都在看螢幕的情況下,去按 Touch Bar 的字沒有比較快。
不過相對的,在輸入英文的時候,Touch Bar 對我來說就很有用了,因為小時候沒學好英文的關係,所以拼字常常會拼錯,這時候如果不確定怎麼拼,以往都是先打了之後再去查、對照是否打錯,但有了 Touch Bar 之後,可以透過預測的方式,直接選擇我要輸入的英文,這樣就可以省下去查詢的時間。
Touch Bar 我目前用到現在另外一個覺得有用的功能是,可以決定到底現在要在哪裡播放媒體了。舉例來說,如果你開了多個可以播放的軟體,例如 iTunes 在播音樂,Safari 在看 YouTube,那麼以往按鍵盤上的播放鍵的時候,會是播放、暫停 iTunes 音樂,而完全不會動到 Safari 正在播放的內容,而現在播放鍵是跟軟體走的,也就是說你可以選一個 App,然後再去針對那個 App 按播放或者停止。不過這樣也有一個缺點,就是當外接鍵盤使用的時候,由於沒有 Touch Bar,鍵盤上的播放鍵會有無法預期控制到哪個軟體的情況。
舉例來說,這是我同時開 Goofy 跟 iTunes 的 Touch Bar 畫面,Goofy 是一個 Facebook Messenger 本地端軟體,而 Mac 很蠢的把它的訊息通知以為是可以播放的媒體,所以如果我在這個情況下,按外接鍵盤上的播放鍵,則會一直播放「收到訊息」的聲音,除非去點選 iTunes 才可以切換回控制 iTunes,而在 MacBook Pro Retina 蓋起來外接螢幕的情況下,由於摸不到 Touch Bar,所以只能手動點一下 iTunes,再按播放鍵停止,在使用上反而更不直覺了。
更不直覺的情況還有一個,我們時常會需要把一個檔案從一個 App 拖到另外一個 App,或者桌面...等需求,以往就是按一下 Mission Control (F3)就好了,然而換成 Touch Bar 之後,Touch Bar 通常會優先顯示為正在使用的 App 的 Touch Bar 功能,這代表著,你必須先按一下 Touch Bar 的「展開」鍵,然後在展開的全部功能中,按下 Mission Control,才可以使用 Mission Control,使得 Mission Control 變得更不方便使用了。
此外,由於 Touch Bar 沒有任何感壓功能,所以一旦誤觸就會觸發功能。對我來說我最常不小心按到的應該是在按 Delete 的時候按到 Siri,所以到後來我索性把 Siri 從 Touch Bar 移除,然後最右邊的鍵換成亮度調整,這樣就算不小心按到也只是改變一下亮度而已,而不會跳出任何的 App 或者有聲音。
Touch Bar 對我來說最後一個困擾是,它仍然有對使用者提示功能上的設計限制,舉例來說吧,下面這個是 PhotoShop CC 2017 的 Touch Bar 畫面
功能不多,但是你可以知道這個是筆刷的顏色、大小、流量等設定。每個按鈕旁邊都有文字,或者清楚的圖示,可以讓你知道它在幹嘛。
而這個是 Affinity Photo (類似 PhotoShop 的軟體)的筆刷 Touch Bar,有人可以告訴我他在幹嘛嗎?那個 alpha 又是什麼鬼?
在傳統的電腦介面上,我們遇到不懂的圖示的時候,可以用滑鼠去 hover 那個按鈕,然後可以期待軟體會跳出簡單的說明文字,告訴我們這個按鈕的名稱,也順便把它的功能說明清楚了,但是在 Touch Bar 中沒有 hover 功能,介面設計師們在設計 Touch Bar 按鈕的時候,應該參考如何設計手機 App 按鈕的方式,把圖示弄清楚,不然就要加上說明文字,否則如果照搬在電腦螢幕中的 icon 到 Touch Bar,只是徒增使用者的困擾。
罵歸罵,其實我還是很期待 Touch Bar 的,不過我會希望 Touch Bar 不要只是顯示按鈕,顯示時間軸這種功能,實際上 Touch Bar 可以玩的東西可多了,例如在音樂播放軟體裡面顯示歌詞、在社群軟體(例如 Twitter 中)顯示 trends,甚至在遊戲裡面當作快速做某個動作或者放招,或者如果哪天 API 提供背景常駐的話,把股票即時資訊顯示在 Touch Bar 跑馬燈,都比單純把原本就在螢幕上顯示的按鈕搬下來有趣幾百倍。
Touch ID
無可挑剔,使用上感覺是二代的 Touch ID,除了待機時可以解鎖之外,在安裝某些軟體的時候也可以用 Touch ID 來代替密碼輸入。之所以說某些軟體,是因為有些可以有些不行,目前還不知道原因,有可能是跟 App 當初如何寫獲得系統權限的要求的方式有關。未來更可以用 Apple Pay 搭配 Touch ID 在網路上消費,讓人十分期待。
其他心得
應該是因為新機器軟體支援還沒寫得很好的關係,在外接螢幕,並蓋上 MacBook Pro 的情況下,會有許多問題。常見的有,接上螢幕後完全沒反應死當,只能強制重新開機,還有接上螢幕之後畫面整個變成粉紅色,一樣只能強制重新開機,這些問題在國外都有人回報。
另外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很蠢的是,他在使用介面上貌似不會知道到底是不是蓋著電腦使用。上面提到的 Touch Bar 控制媒體播放就是一個例子了,外接鍵盤按下鍵盤上的播放鍵,由於看不到 Touch Bar 目前控制哪個 App,所以會有播放不是預期的媒體的情況發生。此外 Touch ID 也是,在蓋起來螢幕的情況下安裝軟體,系統居然會叫我用 Touch ID 授權安裝,啊我就蓋起來了是要怎麼按啦!當然,在這邊是可以手動選擇輸入密碼解鎖的,但是 macOS 就不能聰明一點知道我現在摸不到 Touch ID 嗎?
最後,今天我不小心做了硬度測試,把 MacBook Air 的邊邊跟 MacBook Pro Retina 2016 的邊邊互刮,結果發現 MacBook Pro 會痛,但是我的心更痛 XD。由於太空灰表面的灰色是另外弄上去的,所以刮傷會出現銀色,非常明顯,更不用說像我這樣刮到馬上就凹一小角了...
結論
其實兩週用下來,除了多了 Touch Bar、Touch ID,然後螢幕變更爽,重量變輕變小台之外,實際在效能方面我不覺得跟我舊的 MacBook Pro Retina 15' 2013 late 頂規有差多少,然而 2013 頂規的二手價現在不到 5 萬,而這台多了上面說的功能卻要 9 萬多,如果你不是什麼都要衝最新,最爽的使用者的話,其實去買個 2013 ~ 2015 的 MacBook Pro Retina 在經濟負擔上會輕鬆很多。(別忘了我還多花了好幾千買轉接器那些東西)
而對我來說,換這台最大的因素是因為攜帶真的更方便了(撇去還要帶一些轉接頭來說),加上舊的機器已經過保,換新的機器等於重新可以使用有保固的機器,這對我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看看那 Retina 掉膜...)。
所以要不要買這台?其實我會說:如果你用的是 MacBook Pro 非 Retina 版本,則一定要換機了。如果你用 Air 系列,則可以考慮買 13 吋的 MacBook Pro Retina 2016。如果你之前是用 MacBook Pro Retina 13 吋,則可以考慮這代 15 吋的,因為只大一點點,重一點點而已。至於如果你之前用 MacBook Pro Retina 15 吋的話,我則會建議你考慮一下,在不追求更輕薄,以及這些 fancy 功能的情況下,則可以不必升級。
以上,就是這次的開箱兼評測,因為今年買了 iPhone 7 Plus 跟 MacBook Pro Retina,應該是沒有閒錢再買其他玩具了,所以這系列下一篇應該至少會半年後才會有,大家下次再見!
發佈留言